上海恒景园林有限公司
Shanghai  hengjing  landscape co.,ltd
您的当前位置:
浅谈园林景观置石、叠石设计
来源: | 作者:恒景园林 | 发布时间: 2019-07-01 | 371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        常常有年青景观设计师前来询问笔者,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如何表示园林中叠石、置石?如何设计石景?尤其设计天然溪流中的置石,天然式山石驳岸、假山、山石安放等各项,不知如何画出来?

  这确是目前很多年青景观设计者的薄弱点,甚至盲点,搞景观的人不会设计石景是很遗憾的。


  一、现在


  目前,设计天然式目林景石时,方案设计阶段山石表现可用电脑技术,采月其它已建作品给业主看,十分有效,顺利通过方案,然而一进入施工图阶段,设计职员被难住了,设计职员画不出各种各样构思中的石景!人工不会画,电脑是根据人脑画的,当然也不会画,无从表示之,有的干脆不画,造成山石单项施工图空缺。工程在工地上缺少了山石施工图指导只能由施工职员随便、随意堆叠,若赶上技术较差的工程步队叠出的作品会令人啼笑皆非,无法掌控。


  的确,千变万化山石的施工图很难表示。设计职员需用工程语言按比例绘图出设计作品的外形、石型、质感、高度、厚度、山石与植物山石与地形等关系都十分难题,需要一定山石知识功底和造诣才能如愿。


  据笔者所知,目前上海滩景观市场中能画山石施工图能指导施工的人寥寥无几,无法应对庞大的景观市场。


  二、进步


  绘制山石需要两方面的素质:一是心中装有“石”,二是手上会绘石。


  鉴戒:观察天然,对天然山水感慨感染力要强,敏锐度高。通过观察,天然山的神韵、形体、走向、山石肌理等把它提炼出来成为设计者胸中的“丘壑”。一个胸中有“丘壑”的人才能画出山石来!若不能如愿,则去赏识和摹仿中国的山水画(这是中国的文化概念)。设计者把理解的山石的结构,千姿百态外形的石质变成具象的叠石作品,这也是造园师对天然山石的感觉,呈现在自己设计的景观之中。


  表现:另一方面平时努力进步手绘能力,纯熟的线条所表现出山石只有靠坚持不懈地画,没有捷径!同时进步辨别能力,分析他人成功作品和指出不足之处。进步自身赏石涵养,先辨别作品的好与差,评论一番。最后自己动手设计。一个设计者连作品的好与坏都说不出所以然来,设计无从下手!


  学习:从教课书上学习叠山置石的基本知识、学习如何相石、学习石的种类和叠石的章法等。把握其理论层面上的应知应会;力争从实践施工项目中学习。工程开工后,有高级石匠师傅在现场堆石者,设计职员可直接向他们进行交流和学习。


  三、过去


  过去,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的园林景观设计师们没有电脑依靠,所有的图纸全靠手工画制,尤其传统园林“无石不园”。叠石用量大,凡是工地上要图纸必需保证准时送到工地!必需画出山石的平、立、剖面图,并计算出山石吨位重量!


  那时,不会画题目也存在:学着目;训练画;模仿画;千方百计把胸中的山石丘壑“吐”出来,付诸施工......久而久之,孰能生巧。就这样上海市园林设计院培养练就了一批画山石能手。例:周在春、朱祥明、郑松勤、高炜华等年青的设计师。他们画出的施工表现图给工人们施工,图纸一目了然,清楚明了,有效指导施工,又能给施工技师有施展余地,施工后的作品与原设计图纸八九不离十。最成功的—块大石景是1963年周在春设计的上海龙华义士陵园大门口的“红岩”石,至今是龙华地区的地标景观。


  当时为了施工利便,一些年青设计职员利用空余时间无偿地绘制了一些山石景观图,收集资料的同时训练手工技巧。一举多得,笔者将其留存至今仍可供大家参考学习。


  四、叠山、置石技师


  一个好的叠石作品产生,除了有良好的构思设计外,枢纽依靠于施工中有高超技能的老技工现场操纵。设计职员下工地1:1地与技师们探讨,因材因地制宜地灵活叠石并与植物地形有机组合成景。


  据此,当前上海滩这样的人才又很难以寻觅,没有施工职员的高超表现,什么样美图、理念只能是“蜃楼海市”。现在这样的人才更未几见,上海老一代的老技师有陈其源、徐杏生、王季泉为代表的叠石师傅,他们盛名于上海滩园林界,不管何种石材,一经他们之手,就能美成贽奇妙的石景,他们主宰了60-80年代的叠石项目,并各有一绝,都能独领风流;陈其源擅长堆置黄山,而徐杏生和王季泉在湖石堆置上独有鳖头,我们年青时,设计的作品中他们叠得较多,是我们实践中下工地的第一老师相互台作良好。


  90年代以后至今,他们的传人以刘长发为代表的中年技师崛起,成为当今叠石好手他们可以不需要图纸,只要口述即可堆叠成所需作品。他们虽不会画图表达,但胸有“丘壑”地直接月石材在大地上作画!


  统一张山石设计图,由不同的技师叠置可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。这是每个技师对大天然理解的不同而表现出的不同具象。最好的境界是我们表达的图纸与技师们的理解完全吻合,才能达到理想的山石景观效果。